我国已经是世界***化工品生产大国,但距离世界化工强国仍有提升空间。从炼油到烯烃、芳烃再到新材料产业,化工强国之路如何走?“十五五”期间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在日前由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与会专家、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。本版刊发部分专家观点,敬请关注。
未来十年,由大到强
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介绍,我国从2010年开始超越美国成为世界***化工品生产大国,目前我国化工产业生产了全世界42%的主要化工产品,总量已超过美、日、德总和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炼油和乙烯产能超过美国,完成大宗化学品***后两个领域的***超越,已成为规模***大、产业链***齐全、原材料***丰富、市场***大的化工大国。
我国已经将世界化工大国的“大”建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,但距离世界化工强国仍有提升空间,尤其是化工高端材料自主供应率很低。2024年,我国化工进口总额2302亿美元(1.6万亿元人民币),其中三大合成材料进口565.7亿美元。从世界化工5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看,我国入选企业仅3.3%,远低于德国(11.3%)、美国(10.7%)、日本(9.5%)入选企业。
化工强国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,2025~2035年是我国由世界***化工大国向世界***化工强国跨越的重要时期。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化工强国建设的基础,是“十五五”行业发展的总纲领、总任务,重点要聚焦提升产业结构高端化水平、提升创新能力建设水平、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、提升智能制造应用水平、提升企业国际合作水平、提升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...[查看原文]